赘婿

愤怒的香蕉

历史军事

武朝末年,岁月峥嵘,天下纷乱,金辽相抗,局势动荡,百年屈辱,终于望见结束的第一缕 ...

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-AA+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七七九章 骨铮鸣 血燃烧(二)

赘婿 by 愤怒的香蕉

2019-2-1 17:32

  
  夜色撩人,秋风安谧。与陆桥山秘密地碰面之后,苏文方自侧面离开军营。回头看时,武襄军的营地肃杀延绵、军威整齐,火把的光芒像是倒映着天空中的星海。
  情况已经变得复杂起来。当然,这复杂的情况在数月前就已经出现,眼下也只是让这局面更加推进了一点而已。
  虽然早有准备,但苏文方也不免觉得头皮发麻。
  “陆桥山的态度含混,看来打的是拖字诀的主意。如果这样就能拖垮华夏军,他当然喜闻乐见。”
  一行人骑马离开军营,途中苏文方与随行的陈驼子低声交谈。这位曾经心狠手辣的驼背刀客已年届五十,他先前担任宁毅的贴身卫士,后来带的是华夏军内部的军法队,在华夏军中地位不低,虽然苏文方乃是宁毅姻亲,对他也颇为尊重。
  这头发半百的老人此时已经看不出曾经诡厉的锋芒,目光相较多年以前也已经温和了许久,他勒着缰绳,点了点头,声音微带沙哑:“武朝的兵,有谁不想?”
  “他坐视局势发展,甚至推一把手,我都是考虑过的。但先前想来,李显农这些书生非要搞事,武襄军这方面与我们来往已久,未必敢一跟到底,但现在看来,陆桥山这人的想法未必是这样。他看起来笑面虎,心里说不定很有底线。”
  “意思是……”陈驼子回头看了看,营地的微光已经在远处的山后了,“如今的做派是假的,他还真想硬上?”
  苏文方点头:“怕自然不怕,但毕竟十万人呐,陈叔。”
  “那也该让南面的人见到些风风雨雨了。”
  “还是希望他的态度能有转机。”
  天南地北,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局势。西南偏安三年,华夏军的日子虽然过得也不算太好,但相对于小苍河的血战,已称得上是风平浪静。尤其是在商道打开之后,华夏军的势力触手沿商路延伸出来,覆盖川峡四路,苏文方等人在外行事,军队和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也算不得危险。
  然而这一次,朝廷终于下令,武襄军顺势而为,附近官府也已经开始对黑旗军实施了高压政策。苏文方等人逐渐收缩,将活动由明转暗,争斗的形式也已经开始变得明朗。
  武襄军会不会动手,则是整个大局势中,最为关键的一环了。
  ***********
  秋老虎肆虐的闷热的夜晚,豆点般的灯火还在亮着,灯光之下,是一封还在写的书信:
  “苍之贤兄如晤:
  兄之来信已悉。知江南局面顺利,万众一心以抗女真,我朝有贤太子、贤相,弟心甚慰,若长此以往,则我武朝复兴可期。
  弟自来西南,人心蒙昧,局面艰辛,然得众贤相助,如今始得破局,西南之地,已皆知黑旗之恶,群情汹涌,伐之可期。成茂贤兄于凉山对尼族酋王晓以大义,颇有成效,今夷人亦知天下大义、大是、大非,虽于蛮夷之地,亦有讨伐黑旗之义士焚其田稻、断其商路,黑旗小人困于山中,惶惶不安。成茂贤兄于武朝、于天下之大功大德,弟愧不如也。
  今局势虽明,隐患仍存。武襄军陆桥山,拥兵自重、首鼠两端、态度难明,其与黑旗匪军,往日里亦有来往。而今朝堂重令之下,陆以将在外之名,亦只屯兵山外,不肯寸进。此等人物,或油滑或粗野,大事难足与谋,弟与众贤商议,不可坐之、待之,无论陆之心思为何,须劝其前进,与黑旗堂堂一战。
  幸者此次西来,我辈之中非只有儒家众贤,亦有知大事大非之武者豪杰相随。我辈所行之事,因武朝、天下之兴盛,众生之安平而为,他日若遭厄难,望苍之贤兄为下列人等家中送去银钱财物,令其子孙兄弟知晓其父、兄曾为何而置生死于度外。只因家国危亡,不能全孝道之罪,在此叩首。
  今参与其中者有:江南大侠展绍、杭州前捕头陆玄之、嘉兴简明志……”
  灯火摇晃,龙其飞笔端游走,书就一个一个的名字,他知道,这些名字,可能都将在后世留下痕迹,让人们记住,为了兴盛武朝,曾有多少人前仆后继地行险献身、置生死于度外。
  写完这封信,他附上了一些银票,方才将信封封口寄出。走出书房后,他见到了在外头等待的一些人,这些人中有文有武,目光坚定。
  “……西南之地,黑旗势大,并非最重要的事情,然而自我武朝南狩后,军队坐大,武襄军、陆桥山,真正的一手遮天。此次之事虽然有知府大人的协助,但其中厉害,诸位不可不明,故龙某最后说一句,若有退出者,绝不记恨……”
  夜风呜咽着从这里过去了。
  ************
  与陆桥山交涉过后的第二日清晨,苏文方便派了华夏军的成员进山,传递武襄军的态度。此后连续三天,他都在紧锣密鼓地与陆桥山方面交涉谈判。
  谈判的进展不多,陆桥山每一天都笑眯眯地过来陪着苏文方闲聊,只是对于华夏军的条件,不肯退步。不过他也强调,武襄军是绝对不会真的与华夏军为敌的,他将军队屯驻凉山外围,每日里无所事事,便是证据。
  外围的官府对于黑旗军的搜捕倒是越来越厉害了,不过这也是执行朝堂的命令,陆桥山自认并没有太多办法。
  “这次的事情,最重要的一环还是在京城。”有一日交涉,陆桥山如此说道,“陛下下了决心和命令,我辈当官、当兵的,如何去违抗?华夏军与朝堂中的许多大人都有往来,发动这些人,着其废了这命令,凉山之围顺势可解,否则便只好如此僵持下去,生意不是没有做嘛,只是比往日难了一些。尊使啊,没有打仗已经很好了,大家原本就都不好过……至于凉山之中的情况,宁先生无论如何,该先打掉那什么莽山部啊,以华夏军的实力,此事岂不易如反掌……”
  陆桥山每一日又是赔笑又是为难,将不想做事的官僚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。说起凉山之中的情况,自莽山部化整为零,作为外来人的华夏军似乎也对其显得束手无策起来。苏文方不太知道山中的事情,却已然感受到了一日一日的紧绷,他听宁毅说过温水煮青蛙的故事。
  “陆桥山没安什么好心。”这一日与陈驼子说起整个事情,陈驼子劝说他离开时,苏文方摇了摇头,“然而就算要打,他也不会擅杀使者,留在这里扯皮是安全的,回去山里,反而没有什么可以做的事。”
  他这样说,陈驼子自然也点头应下,已经白发的老人对于身处险境并不在意,而且在他看来,苏文方说的也是在理。
  再过一日,与苏文方进行交涉的,便是军中的幕僚知君浩了,双方讨论了各种细节,然而事情终究无法谈妥,苏文方已经清晰感觉到对方的拖延,但他也只能在这里谈,在他看来,让陆桥山放弃对抗的心态,并不是没有机会,只要有一分的机会,也值得他在这里做出努力了。
  这一日下午回去不久,苏文方考虑着明天要用的新说辞,居住的院落外头,陡然发出了响声。
  刀兵相交的声音刹那间拔升而起,有人呼喊,有人大吼,也有凄厉的惨叫声响起,他还只微微一愣,陈驼子已经穿门而入,他一手持单刀,刀锋上还见血,抓起苏文方,说了一声:“走——”苏文方便被拽了出去。
  苏文方没什么武艺,这一路被拉得跌跌撞撞,院子内外,加上陈驼子在内,一共有七名华夏军的战士,大都经历了小苍河的战场,这时候皆已操起兵器。而在院外,脚步声、奔马声都已经响了起来,不少人冲进院子,有人大喊:“我乃江南李证道——”被斩杀于刀下。
  陈驼子拖着苏文方,往先前预定好的退路暗道厮杀奔跑过去,火焰已经在后方燃烧起来。
  外头的街道口,混乱已经扩散,龙其飞兴奋地看着前方的围捕终于展开,侠客们杀入院落里,战马奔行密集,嘶吼的声音响起来。这是他第一次主持这样的行动,中年书生的面颊都是红的,随后有人来报告,里头的抵抗激烈,而且有密道。
  “追上他们、追上他们……密道必定不远,追上他们——”龙其飞慌张地大喊。
  密道的确不远,然而七名黑旗军战士的配合与厮杀令人生畏,十余名冲进去的侠士几乎被当场斩杀在了院落里。
  第一名黑旗军的战士死在了密道的入口处,他已然受了重伤,试图阻止众人的跟随,但并没有成功。
  第二名黑旗军战士死在了密道的出口,将追上来的人们稍稍延阻了片刻。
  密道跨越的距离不过是一条街,这是临时应急用的住所,原本也展开不了大规模的土木工程。龙其飞在梓州知府的支持下发动的人数众多,陈驼子拖着苏文方冲出来便被发现,更多的人包抄过来。陈驼子放开苏文方,抄起双刀冲入附近巷道狭路。他头发虽已斑白,但手中双刀老辣狠毒,几乎一步一斩一折便要倒下一人。
  “跟上我。”陈驼子这样大喊着,与四名华夏军人一路厮杀前行,转眼间已在混乱的局势里突出了一条街。
  途中又有一名华夏军士兵倒下,其余人或多或少也受了伤。
  “陈叔,回去告诉姐夫消息……”
  “你回去!”老人大吼。
  “我走不了了,消息重要。”苏文方拖着中了一支箭的腿,全身都在发抖,也不知是因为疼痛还是因为害怕,他几乎是带着哭腔重复了一句,“消息重要……”
  前方还有更多的人扑过来,老人回头看了一眼,一声悲呼:“几位兄弟陪我杀——”如猎豹般的当先而行。当他冲出苏文方的视野时,苏文方正走到路边的一颗树下,几名华夏军人还在厮杀,有人在前行途中倒下,有两人还守在苏文方的身前,苏文方喊道:“住手!我们投降!”
  其中一名华夏军士兵不肯投降,冲上前去,在人群中被长枪刺死了,另一人眼看着这一幕,缓缓举起手,扔掉了手中的刀,几名江湖豪客拿着镣铐走了过来,这华夏军士兵一个飞扑,抓起长刀挥了出去。那些侠士料不到他这等情况还要拼命,刀枪递过来,将他刺穿在了长枪上,然而这士兵的最后一刀亦斩入了“江南大侠”展绍的脖子里,他捂着脖子,鲜血飚飞,片刻后死去了。
  这最后一名华夏军士兵也在死后一刻被砍掉了人头。
  苏文方看着众人的尸体,一面发抖一面瘫倒在树下,他的腿被箭射穿,痛得难以忍耐,眼泪也流了出来。不远处的巷道间,龙其飞走过来,看着那一路死伤的侠士与捕快,脸色惨白,但不久之后看见抓住了苏文方,心态才稍微好些。
  什么华夏军人,也是会吓哭的。
  他着众人抓住苏文方,又叫了大夫来为他医治,过得片刻,武襄军的队伍便来了,带队的是一脸怒气的陆桥山,过来围住了镇子,不许人离开,要求龙其飞交人。军营附近的地方,就算梓州知府的执法,亦不该伸手过来。
  更多的书生,也开始往这边涌过来,指责着军队是否要包庇黑旗军的乱匪。
  这一天,双方的对峙持续了片刻。陆桥山终于退去,另一面,浑身是血的陈驼子行走在回凉山的路上,追杀的人从后方赶来……
  苏文方被枷锁铐着,押回了梓州,艰难的时日才刚刚开始。
  龙其飞将书信寄去京城:
  “……我方大事初毕,若事情顺利,则武襄军已不得不与黑旗逆匪反目,此事大快人心,其中有十数义士牺牲,虽不得不付出牺牲,然终究令人惋惜……
  ……若此事未定,我等将再向陆将军请愿,使武襄军无法拖延敷衍,为家国计,此事已不可再做拖延,即便我等在此牺牲,亦在所不惜……”
  此后又有许多慷慨的话。
  陆桥山回到军营,罕见地沉默了许久,没有跟知君浩交流这件事的影响。
  凉山山中,一场巨大的风暴,也已经酝酿完毕,正在爆发开来……
第七八〇章 骨铮鸣 血燃烧(二)
  天气炎热,风在山里走,吹动山岗上绿水的树与山下金黄的田地,在这大山之间的和登县,一所所房舍间,黑色的旗帜已经开始动起来。
  事情的突如其来是在上午,随着号声,军队大规模地聚集,而后迅速出发。一个时辰内,和登的华夏军卫戍部队已经有半数从这里发出,剩余的也已经进入了戒严警备状态。尽管自莽山部的进攻以来,和登三县已经加强了戒备,民兵随时在周围巡逻,但这样突然的行动,还是令得县城附近的民众陡然绷紧了神经。
  自与莽山部撕破脸后,这一次,有大事出现了。
  和登是三县之中的政治中心,附近的住民大多是青木寨、小苍河以及西北破家后跟随而来的华夏军老人,眼看着事态的突然变化,不少人都自发地拿起兵器出了门,参与周围的戒备,也有些人稍作打听,明白了这是事态的可能由来。
  自从朝堂开始正式封锁凉山区域,莽山部联同一些小部落动手后,华夏军方面一直在联系各个尼族部落,商议此后的对策和联手事宜。这一次,在各族中名声相对较好的恒罄部落的牵头下,附近有尼族共十六部聚首会盟,商议如何应对此事,前天,宁毅亲自动手参与此会,到得今天,或许是收到了消息,要出问题。
  十六部会盟所在的恒罄部落居所小灰岭距离和登足有数十里山路,宁毅所带去的随行人员,则只有五百人。如果整个会盟过程中真的出现了大问题,华夏军很可能便会来不及救援。
  这一次数千卫戍部队陡然出动,和登等地的戒严,显然就是在应对随时可能来临的、孤注一掷的攻击。
  戒严进行到中午,县城一头的道路上,忽然有马车朝这边过来,旁边还有跟随的士兵和大夫。这一队行色匆匆的人跟今日的戒严并没有关系,巡逻的队伍过去一查,立马选择了放行,不久之后,还有小孩子哭着跟在马车边:“陈爷爷、陈爷爷……”众人在陈述中才知道,是军中资历颇老的陈驼子在山外受了重伤,此时被运了回来。陈驼子一生狠毒桀骜,无子无后,后来在宁毅的建议下,照顾了一些华夏军中的孤儿,他这样子被送回来,山外可能又出现了什么问题。
  卫戍部队的出动,警戒的升级,宁毅的不在以及山外的变故,这些事情桩桩件件的碰在了一起,不久之后,便开始有老兵拿着武器去到山上请愿一战,一时间,群情激昂,将整个和登的局面,变得更为热烈了起来。
  正坐镇和登的苏檀儿,也在第一时间知道了陈驼子的消息。老人一路厮杀进山,在被前方岗哨的华夏军士兵救下时还有意识,大概交代了山外苏文方遇袭的讯息这才昏迷。山外的变故或许就代表了陆桥山的态度,但这也不是眼下最迫切的,对于苏檀儿而言,苏文方虽然已经是华夏军成员,也一样是她的弟弟,此时两位亲人出现状况、生死未卜,她心中的情绪会怎样,实在难说得紧。
  苏檀儿在房间里沉默了片刻,此时在她身边负责安防的红提已经开始找人,安排山外的救人。苏檀儿只是沉默片刻,便清醒过来,她收拾心情:“红提姐,不要鲁莽……我们先去安抚一下外头的老人家,山外头不能强来。”
  她低着头出门,步伐很快,红提随后跟上去。和登的几年里,宁毅出现得少,苏檀儿在众人心中颇有威信,此时出去,方才安抚了请战的众人。到得下午时分,天气闷热而阴沉,有人过来通报,陈老爷子醒过来了。
  *************
  看护的房间里,陈驼子的伤势颇重。他一路厮杀,身中多刀,后来又长途远奔,透支极大,若非一身功力精纯、又或是年纪再大几岁,这一番折腾过后,恐怕就再难醒过来。
  在房间里见到苏檀儿进来的第一时间,身上缠满绷带的老人便已经挣扎着要起来:“大夫人,对不住你……”眼见着他要动,看顾的护士与进来的苏檀儿都连忙跑了过来,将他按住。
  “陈叔不关你的事,你是英雄……”
  “派人去救,要派人去救,也许来得及……”
  “我知道,我知道。”苏檀儿眼眶微红,“苏文方遇上这件事,算他有此一劫,陈叔,你一定要安心养伤,不然立恒回来,他……”
  “要派人去救,文方是好样的,也许要吃苦。”老人勉力维持精神,艰难地说话,“还有要告诉东家,陆桥山不安好心,他一直在拖延时间,他不做正事,可能已经下了决心,要告诉东家……”
  “好的,好的。”
  陈驼子自竹记时期便跟随宁毅,这些年来,称呼一直未曾改变,他将这番话艰难地说完,在床上喘息了一下。又将目光望向苏檀儿:“大夫人,外头出什么事了,我听到人说了,说出事了,什么事情……”
  “没事情,陈叔你好好养伤。”
  “我听说东家出去了,出事了?大夫人,你想让老头子放心,就告诉我……”
  苏檀儿摇了摇头,沉默片刻,又吸了一口气:“山里要对付莽山部,十六部尼族商量在小灰岭那边会盟,立恒他过去了。但是我们上午收到消息,莽山部已经大规模出动,杀往小灰岭,而且……听说有人投了朝廷,事情有变。”
  “……东家身边有多少人。”
  “有五百人。”
  “……那没有事,东家能回来的。”陈驼子下意识地说了一句,随后又抬头望向苏檀儿,“是不是东家私下里有安排,大夫人,没人算计得了东家,是不是有安排?”
  “我不知道,可能有可能没有。”苏檀儿摇摇头,“不过,不管有没有,我知道他肯定会希望我们这边按照正常办法应对,不能让人钻了空子……”
  她的眼眶微红,却始终没有哭起来。这个时候,数千的黑旗部队正翻山越岭,在小凉山中一路延伸,朝着北面的小灰岭方向而去。而在与他们呈九十度的方向上,倾巢而出的莽山部与几个小部落的成员,正穿过密林与河流,朝着小灰岭,汹涌而来!
  *************
  一切都到了见真章的时候!
  巨大的灰云遮蔽天际,气压沉闷。小灰岭附近,恒罄部落所在之地一片混乱,火焰在燃烧、烟柱升腾,因火药爆炸而引起的硝烟随风飞舞,尚未散去,混乱与厮杀声还在传来。
  李显农、字成茂,四十一岁。此时他快步走在这混乱的林间,矫健而从容,树枝在他的脚下断裂,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,走到这林地的边缘,隔着一道悬崖,他举起手中的望远镜往远处的小灰岭半山腰上看去。
  那弑君之人宁毅,就在那头的石台上。透过望远镜的模糊视野,李显农能够将那道身影的轮廓给隐隐的看清楚。
  厮杀声在侧面沸腾。放下望远镜,李显农的目光严肃而平静,只是从那微微颤抖的眼底,或能隐约察觉出男人心中情绪的翻涌。带着这平静的面容,他是这个时代的纵横家,西南的数年,以一介书生的身份,在各种蛮人之中奔走布局,也曾经历过生死的抉择,到得这一刻,那整个天下至恶的敌人,终于被他做入局中了。
  在这个大局之中,许许多多的人,幻想着以大势打倒这位强敌。朝廷发兵,龙其飞等人迫使武朝尽早与黑旗决战,以振兴因其弑君后落下的民心士气,李显农却并不局限于此,若能达到目的,他什么手段都愿意用。
  在山中的这几年,表面上他是将郎哥等人煽动起来,站在了华夏军的对立面,配合着武襄军对华夏军进行削弱,但在实际上,他最大的布局还是在恒罄部落,通过暗地里站在朝廷一边的恒罄酋王食猛,与黑旗军修好关系,在此后爆发的大冲突中,尽量公正地为黑旗军说话,到最后,组织起一场“公正”的会盟,在最后的时刻图穷匕见,将宁毅等人一网打尽。
  之所以能够算计到这一步,是因为李显农在山中的几年,已经看到了华夏军在凉山之中的困境和局限。初来乍到、借地生存,就算有着强大的战斗力,华夏军也绝不敢与周围的尼族部落撕破脸,在这几年的合作之中,尼族部落虽然也帮助华夏军维持商道,但在这合作之中,这些尼族人是没有义务可言的。华夏军一方面依靠他们,一方面对他们没有约束,无论生意如何,许多的利益要一直维持给尼族人的输送。
  黑旗人绝不会愿意就此困死在小凉山中,宁毅也不会是一个坐视困局的人。
  李显农知道他需要这个会盟,能够进一步加深合作的会盟。
  于是宁毅走进了局中。
  两军交战,对于莽山部落的众人,黑旗军必然不会放弃监视,因此他们不可能过早地杀来。但恒罄部落的反目绝对出乎众人的意料之外,酋王带来的护卫被大量的分割,李显农甚至安排了火炮炮击会盟大厅,只是黑旗军灵敏的战争嗅觉使得这一步未曾成功,敢死冲锋的黑旗精锐端掉了这边的火炮,但这个时候,反击也已经迟了,会盟的酋王与宁毅一道被赶上了小灰岭上的绝路,虽然黑旗护卫负隅顽抗,但被分割开的众多酋王护卫已经聚集不了太大的战力,只要能够突破山前黑旗与各部加起来千余人的防线,一切的大事都将定下。
  而即便拖延下去,莽山部的主力,也已经在扑过来的路上了。
  在事情定下之前,即便已经身处恒罄部落,李显农也丝毫不敢乱来,他甚至连远远地偷看一眼宁毅的存在都不敢,仿佛只要远远的一瞥,便有可能惊动那可怕的男人。但这个时候,他终于能够举起望远镜,远远地打量一眼。
  纵然在这望远镜里看不清楚对方的样貌,但李显农觉得自己能够把握住对方的心情。事实上在许久以前,他就觉得,作为天下的杰出之士,即便是对手,大家都是惺惺相惜的。在西南的这块棋盘上,李显农缓缓的落子布局,宁立恒也绝不会忽视他的落子,不过,他的敌人太多了。
  棋杀一目。到得这一刻,他知道对面的宁立恒必然已经反应过来,在这里落子的是谁。
  如果有可能,他真想在这边大喊一声,引起对方的注意,然后去享受对方那咬牙切齿的反应。
  身后有脚步声传过来,酋王食猛带着部下过来了。两人相识已久,食猛身材魁梧,性情上却也相对桀骜,李显农将那单筒望远镜递给对方。
  “若有可能,我真想在那宁立恒死前见他一面,听他说说心中的想法……但事实告诉我,只要有机会,必须第一时间杀死他,不要留下什么余地。”
  “我也想跟他聊聊,看他后悔的表情。”食猛说了一句。
  “你不用这么照顾我。”李显农笑了起来。
  食猛也是冷然一笑,看着镜头里的画面:“你猜他们在说什么?是不是在谈怎样将宁立恒抓出来的投降?”
  视野的远方,石台之上,能够看到下方的山林、房舍、硝烟与厮杀。宁毅背对着这一切,就在刚才,石台上集锦部落的勇士出手试图拿下他,此时那位勇士已经被身边的刘西瓜斩杀在了血泊里。
  “……事情迫在眉睫,是选择自己将来的时候了,我不怪他!但是希望诸位长者能够考虑清楚,食猛刚才是如何对待你们的?那些火炮,他是只想杀我,还是想将诸位一块杀了!”宁毅看着周围的众人,正目光严肃地说话。
  “当然,我不想说什么食猛就是想要独霸凉山,他做不到,朝廷最想要的是我的人头。但是他们没把你们当成一回事,我想请诸位想想,外头的朝廷以前是如何看待各位的,华夏军来了,他们想要招安你们了,真的是这回事吗?没有华夏军,我保证朝廷对你们的态度跟以前一样。但我不同,我是要扎根在这里的。”
  “华夏军在这里六年的时间,该有的承诺,我们没有食言,该给诸位的好处,我们勒紧裤腰也一定给了你们。这日子很好过,但是这一次,莽山部落开始乱来了,许多人没有表态,因为这不是你们的事情。华夏军给诸位带来的东西,是华夏军应该给的,就像天上掉下来的饼子,所以哪怕莽山部落动手没个分寸,甚至也对你们的人下手,你们还是忍下来,因为你们不想冲在前面。”
  “可是你们这样看着,华夏军没有了,你们的东西也会没有的,朝廷给不了你们什么,他们看不起你们。”
  “莽山部落要动手,有人问我,华夏军为什么不动手。我们怕他们?因为凉山是他们的地盘?——我们在北方打过最凶残的女真人,打过中原百万的大军,甚至打退了他们!华夏军不怕打仗!但我们怕没有朋友,凉山是诸位的,你们是主人家,你们容留我们住下来,我们很感激,如果有一天你们不愿意了,我们可以走。但我们只要在这里一天,我们希望跟大家分享更多的东西,同时,尼族的勇士骁勇善战,我们非常敬佩。”
  “不是自己种的瓜,吃着不甜。”平台上,宁毅摊了摊手,“我们想跟大家做兄弟。”
  “所以,即使是这样的情况……我们带着诚意过来了。”
  **************
  林地边缘,李显农看见石台上的宁毅转过了身,朝这边看了看。他已经说完了想说的话,等待着众人的商量。山脚厮杀焦灼,远方的林间,莽山部落的人、黑旗的人正争分夺秒地汹涌而来。
  某一刻,有信号弹发起在天空中。
  “黑旗孤注一掷,想反扑了。”李显农放下望远镜。
  食猛哈哈一笑:“拿我的杀狼刀来!”
  有属下扛来了锯齿森然的重刀,食猛扛起那巨刃,犹如山岳般的气势激荡。
  远处,山脚,两百多名黑旗军成员结阵,发起了冲锋。恒罄部落的战士汹涌而上!
  “我倒想看看传说中的黑旗军有多厉害!”李显农目光兴奋,从齿缝间说出了这句话。
  仅仅下一刻,不能消解的噩梦犹如泰山压顶、扑面而来!
上一页

热门书评

返回顶部
分享推广,薪火相传 杏吧VIP,尊荣体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