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盗帅

盗帅二代

玄幻小说

盗帅楚留香的隔代弟子杜长天无意间触动了中华瑰宝“传国玉玺”的神秘力量,致使穿 ...

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-AA+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五百七十六章 熟悉的身影

大唐盗帅 by 盗帅二代

2018-7-31 09:57

  “《兰亭集序》果真不凡!”
  李世民双手轻拿书卷两端,目光落在书卷上,眼珠子眨也不眨一下,生怕一眨眼手中的宝贝就会消失一样。
  杜荷、李恪相视苦笑。
  自从他们将《兰亭集序》呈献上去之后,李世民就跟东郭先生救的那只狼一样,没心没肺的将他们晾在了一旁,独自欣赏着这幅奇珍异宝。双目放着光,口中低语着景仰的话。
  能让一个皇帝如此敬仰,王羲之是不虚此生了。
  好半响,李世民才恋恋不舍的移开目光,感慨道:“王右军实在无愧书圣之名,朕自诩精于书法,然与他相比却是天地之别,十倍于朕。《兰亭集序》真可谓古今无双……”
  直到这时,他才想起杜荷、李恪这两位功臣,瞟了两人一眼,赞许道:“你们干的不错,先退下吧,三天,只有三天,朕要好好把握这三天才行。”他说着,当即不在理会两人,将《兰亭集序》平摊在桌上,拿起毛笔,映照着写法、笔法,临摹而起。
  杜荷与李恪再次苦笑,告辞离去了。
  杜荷与李恪并肩走在出宫的路上。
  李恪依旧如常的与杜荷聊天。
  杜荷因对李恪的态度有了些许改变,也不再如原来一样,敷衍了事,而是如常人一般相互交谈。
  来到皇宫门口,杜荷正与李恪谈着江南开发的事情。李恪是吴王,封地也在江南境内。虽说唐朝的王爷不怎么管事,但王爷毕竟是王爷,吴地属他最大。有许多的情况都是要跟他知会一声的。
  杜荷比较关心吴地的情况,而李恪亦非是李佑那种二世祖,对于封地不闻不问。反之,他对于江南一切知之甚详,比之杜荷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  两人在此事上兴趣相投,谈的极为融洽。
  李恪道:“要想真的开发长江以南的,恪认为还需重挖永济渠,唯永济渠畅通无阻,江南才会真的受益匪浅。”
  永济渠属于隋朝运河的一段,是沟通黄河与海河流域的航运水道,全长一千九百多里,在运河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但中间一段就如一粒老鼠屎,害了一锅汤。
  济渠南引沁水通黄河,北通涿郡,是一道贯穿南北的水道,非常重要。杨广这个二货看明白了这一点,亲自设计挖掘的方式。这人有专攻,杨广在别的地方可圈可点,但在这种事情上就是十足的二百五,胡乱指挥一通,天晓得浪费了多少的人力物力。在永济渠中央一段,最为关键之处,特别难挖。杨广发挥了他异想天开的思维,动工数十万,强行挖掘。
  当时他在挖的时候,就有专家告诉他,他这种挖法会坏了河渠的根基,致使淤泥沉淀,堵塞河道。
  杨广对此说法不屑一顾,觉得自己是天子,绝对不会错的,固执己见。
  于是乎,动用数十万百姓,耗人力无数的永济渠,没用十年就已经开始堵塞,在贞观时期,李世民曾打算利用永济渠运粮,结果因河道堵塞,船队塞在途中,进退不得,粮官因此险些人头不保,到如今永济渠这条至关重要的运河航道几乎是废了。
  杜荷点头道:“吴王殿下颇有见地,这永济渠一开,大运河才能发挥效用,利于南北。只是隋亡于运河,而我大唐人力物力财力远远比不上杨广时期,重新挖掘,对于民生影响过大。此事急不来的,一急反而误事。其实修运河,杨广并没有错,错就错在,他急功近利,骄傲自大,不听人言。如今在没有绝对的经济实力支持的情况之下,重修运河之事,不能说亦不可说。”
  运河的重要杜荷焉能不知,只是这种大工程对于国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,李世民可没有杨广那么幸福,是一个富的流油的二世祖,一继位就坐拥万里大国,内忧外患全无,钱粮米谷多得生锈长虫,名臣良将一箩筐。
  李恪长叹道:“这一点恪又何尝不知,只是眼瞧着一个富强的机会,却只能望眼欲穿,实在不甘。”
  杜荷笑道: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这江南的开发也不是一天两天的时候,慢慢来,终有这么一天江南会成为大唐宝地,堪比关中的存在。”
  两人边说边聊,不知不觉已到宫门口。
  这时一对训练的兵卒恰好由宫门入内,杜荷与李恪并没有在意,皇宫守备深严,往来的巡逻兵不计可数,一路行来遇到的都不下二十几波,他们对此早已引以为常。
  双方檫肩而过,彼此距离相隔十步之后。兵丛中,一个寻常禁军打扮的人回过了头来,恶狠狠的看着那背影,那一双怨毒的眼睛狠狠的望着杜荷,那眼神就如饿极了的狼一样,眼珠子都红了。
  “唔……”杜荷有着超人的敏锐,隐约察觉了身后的异样,转过头去。
  那双眼睛忽的露出万分惊骇之色,扭头不敢再看。
  杜荷终究慢了一点,目光只看到小半个侧面,他在那对兵群中扫过,最后停留在一个身影上,莫名的生出熟悉的感觉。
  “怎么了,妹婿?”李恪心中高兴之极,作为皇子,没有几人能够坦然的面对那至高无上的皇位的,更何况是有可能取太子而代之的李恪。李恪对于自己的大哥,实在很是感冒,他不觉得李承乾强的过他,自然也就有些不服。只是比之李承乾、李泰,作为庶子的他,始终要落于人后。李承乾有长孙无忌与一干支持立嫡长的大臣支持,李泰深得士林人士的追捧,而他却只有在封地提拔的心腹几名,论实力逊色前两者太多。
  杜荷如今以不是初出茅庐,资历不足的毛头小子了。他身居尚书省,又兼将军职,可谓军政两手。这种荣耀,在大唐王朝也只有战功彪炳的李靖一人由此先例。李世民对杜荷的器重、信任,只要不是瞎子都很够看的出来,前途自然毋庸多疑。更何况,在杜荷的身后还有一个以杜如晦为首的文人集团。虽说杜如晦摆明了将家业传给老大杜构,让杜荷另起炉灶。可真的儿子发生了事情,这位做老子的能够袖手旁观?
  对面如此一股庞大的实力,没有人不会为之动心。
  李恪对之是垂涎三尺,岂止是他连因为世家与杜荷疏远的李泰,恨杜荷入骨的李承乾都是如此。他们不下百次在背后后悔,一个不应该为了世家而疏远杜荷,另一个不因为了小事与杜荷闹得如此之僵。若有后悔药吃,他们当初的选择绝对不一样。
  杜荷一直是李恪想拉拢的目标,只是这家伙滴水不进,根本不给他机会。
  但他并不放弃,更无气恼。三顾茅庐的故事,谁都知道,一直来也没有强迫,只是不断的示之友好。想不到今日阴差阳错,竟然拉短了两人的距离,实在是天大的喜讯。
  他见杜荷神情疑惑,忍不住问了一句。
  “啊……没什么……”杜荷奇怪道:“只是觉得有一个兵卒的感觉有些面熟,似乎在哪见过……算了,这每日近出皇宫,觉得个别侍卫的背影眼熟,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。看衣着颜色应该是右金吾卫的兵马,记得右金吾卫的新任将军叫仲孙之的,是魏大人举荐的人才。我看这支部队,精气神十足,这位新任的将军真有些本事。”
  ……
  东宫,太子府后院。
  一百名精神抖擞的壮勇之士如石头一般站立着,他们一动也不动,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,一片死寂,身上散发着一股彪悍可怕的气息。
  他们手中并没有握有兵器,可一个个看起来就像是出了鞘的利剑。
  在一百人的面前是一位国字脸,髭髯磔立,目光如电,严峻的脸庞有着骄横之气,正是吏部尚书侯君集。
  侯君集顾盼左右,威风凛凛,看着如利剑一般的勇士,那张不苟言笑的脸上也不由的露出了一抹笑意。
  “太子殿下……”院外传来了守卫的通报。
  李承乾穿着米黄色的太子服,昂首挺胸的走进了后院。
  侯君集迎上去,抱拳道:“太子殿下,这些便是君集从我亲卫中选出来的勇悍之士,他们骁勇善战,个个都能够以一当十,今后负责护卫太子府,以太子命是从,能够为太子殿下干任何的事情。”
  他说话的时候带着异样的傲气,眼中也充满了煞气。是那种一往无前,死不回头的决心。
  李承乾心中畅快,自从得到侯君集的投效,他一扫以往窝囊之风,对自己的未来信心十足。看着一点一滴累计起来的实力,他渐渐的觉得大唐的江山,已经离他不远了,亲热的拉着侯君集的手道:“孤得君集,乃文王得姜尚,齐恒遇管仲,一切都交给君集了,孤保证此身决不负卿。”
  侯君集让李承乾握着手,身上不由得起了鸡皮疙瘩,李承乾这好男风的习性,早已人尽皆知了,不动声色的抽回了手,点头道:“谢太子殿下……”
  便在这时,一人快步来到李承乾身侧,对之亲声耳语。
  李承乾眼睛一亮,喜道:“来了?好,让他在厅中侯着,孤王马上就去……”
上一页

热门书评

返回顶部
分享推广,薪火相传 杏吧VIP,尊荣体验